第一次讀原著小說,大概是將近十年前的事吧。昨天,腦袋裡裝了早已忘得差不多的殘破記憶走進戲院,由於對文字的回憶太美好,原本不預期會受到太大震撼。但結果卻出乎想像...
彷彿看見了花香與少女的芬芳,卻聽見了天堂。
常常聽到:「這是什麼電影?」這樣的問題,有人說這是驚悚片,也有人說是懸疑片。不過裡頭其實既不恐怖也不血腥 (如果一開始市場裡的肉不算的話) ,說驚悚片好像不太恰當,而小說/電影副標開宗明義寫著:「一個殺人兇手的故事」 (中文版似乎省了這個副標,不曉得是因為累贅還是拗口) ,也沒有太多懸疑的部份。說是藝術片,好像又太過頭了。這是一個故事,殺人兇手的故事,天才的故事,香水的故事,有關人性的故事,絕佳的香味之旅。
至於劇情,這邊就不再贅述了,這個故事絕對是值得拿著小說慢慢探索的。只可惜現在腦袋還呆在電影的畫面與音樂中,要不然,可以討論的段落或意境實在不少。
無論多少人對這部電影有「對嗅覺描寫不夠深刻」的看法,對我來說都已經足夠。或許是過往經驗的關係,也或許是還沒有進入狀況,開頭的魚市其實還聞不到什麼氣味。但隨著劇情,跟著主角葛奴乙的嗅覺探索,各種氣味的記憶一次次隨著畫面與音樂瞬間衝入腦海:池塘、街道、香水、玫瑰、山、以及大片大片的薰衣草田。當觀眾還迷失在嗅覺饗宴裡時,總會看見主角的思緒帶著鏡頭,拉出一縷不一樣的芬芳:全劇的主軸,最後一種配方。
音樂在某些狀況下,扮演了比畫面更重要的角色。配樂挑起了劇中大部分的情緒高潮:純淨的歌聲以及潮水般洶湧的旋律還是比繁花盛開的庭院、佳人或是來得動人。掉了好幾次眼淚,大概都是因為配樂。
如果最近要我推薦一部電影看,那不用懷疑,大概就是這一部了。
剛剛才知道這配樂是由拉圖爵士指揮柏林愛樂演出的。底下是訪問,以及一部分錄音現場。聽著聽著又掉眼淚了 :~ 。
訪問裡頭提到了兩部電影:Wings of Desire (Der Himmel über Berlin,電影 City of Angels (X 情人) 的原作) 以及蘿拉快跑。國內上映過蘿拉快跑,有線電視也播過,應該還可以找得到。不過要看前者的話似乎只能上網訂 DVD... 這時候就不得不再抱怨一下不方便到極點的 DVD 分區制度了。
順帶一提,剛走出戲院,清醒後第一個念頭,居然是:中間那段旅程,葛奴乙應該走了很遠吧?這裡有地圖,不過主角是翻山而過,不是跟著 google map 走公路 :P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